随着社会竞争的加剧和生活节奏的加快,人们的心理压力逐渐增大,心理健康教育显得尤为重要。心理委员作为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力量,承担着帮助学生缓解压力、应对挫折的重要职责。
为进一步增强心理委员的工作胜任力,我校心理健康教育中心于12月22日,12月26日,12月28日在咸宁校区教学楼A108分别开展了第3期,第4期,第5期心理委员培训,每场培训近200人参与。
心理问题的识别与应对
心理健康教育中心于11月22日在咸宁校区教学楼A108开展了第3期心理委员培训。此次培训的主讲人是心理健康教育中心的王格老师,讲座的主题是《心理问题的识别与应对》。

心理问题对一个人的重要性是多方面的,它不仅影响个体的心理健康,还影响着身体健康、社会功能和整体福祉。因此,如何正确的识别与应对心理问题对每个人都是非常重要的。
培训开始,王老师向我们抛出了一个问题:如何判断一个人是否有心理问题?并分别从5个方面向我们分析了内容。随后又向我们介绍了如何在日常中识别出常见的心理问题,此外还教会我们怎么去应对那些心理问题,比如当当事人是自己时我们应该利用社会技能安抚自己的情绪和状态,而当当事人是他人时就应当去理解当事人情绪及行为的表达。
培训的最后,王老师祝我们诸事皆宜。通过此次的讲座,大家们都认识到心理问题的重要性,并且知道了心理健康健康对一个人影响有多重要。
朋辈心理辅导
第4期心理委员培训于11月26日晚6点在教学楼A108圆满展开,主讲老师是心理健康教育中心余俐珍老师。
在培训开始,余老师为我们讲解了朋辈心理辅导的定义和概念,帮助我们深入了解朋辈心理辅导是对他人给予心理开导、安慰、支持的一种方式;尊重、倾听、理解与保密则是对当事人的一种安慰与保护,也是对他人对自己成长的帮助。此外,余老师还传授我们关于朋辈心理辅导的实践技巧,比如耐心而积极的倾听,情感反应,自我表达,解释等;强调朋辈心理辅导工作原则,如保密原则,遇到困难情况及时转介等;同时提出工作要求,如细心,敏捷,身心健康,尊重当事人合理要求,不能在不适合场所等。
班级心理委员是朋辈心理辅导的重要力量,在课余时间心理委员可以开展心理班会进行团体宣传与教育(过程中需要目标明确,全员参与,注重分享,弱化领导者的地位但强化领导者组织引导能力);同时参加相关的培训与学习也是必不可少的,学会疏导与关怀他人,当发现心理上处于痛苦的同学要及时汇报心理健康教育中心或者辅导员,加强预警与协助能力、严守同学的秘密也是必备的,最后就是要不断的自我成长。

当心灵被阴霾笼罩,朋辈的陪伴如光穿透黑暗。那些真诚的分享、实用的疏导技巧,让我们明白,在支持他人的同时,自己也在成长。
心理的健康之路,我们携手共进。在日常生活中,我们需秉承着关心他人的心态,倾听朋友的苦恼,共同守护心灵的健康。此次培训不是终点,而是起点,愿大家将所学化作日常的善意,为彼此的心灵撑起一片晴空,让心灵的花园繁花盛开,充满生机与希望。
如何开展班级心理健康教育活动
第5期心理委员培训于11月28日晚6点在教学楼A108圆满展开,主讲老师是心理健康教育中心涂淑兰老师。本次培训主要内容为心理委员如何在班级中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活动,从心理主题班会和实践活动两部分展开。

培训开始,通过进行“正话反说”的热身活动让同学们亲身体验心理活动的趣味性,并以此引申出班级心理健康主题班会可以采取:情景剧、辩论赛、茶话会;故事会、班级生日会、绘制班级树;手工制作DIY、班级音乐会;知识普及、放松冥想等活动进行。活动开展的主题应从同学群体中寻找,通过问卷调查、寝室走访、课后交流等途径。这样可以了解班级同学当前困惑的议题或者感兴趣的议题,避免大而空。其次,活动的举办要主意主题定位符合同学现状、真情体验,使同学们全心投入,要注意合理查阅资料,根据自己现有的知识和素材,并根据时间段进行宣传。最后,提出了在天时地利人和的情况下可以选择进行户外活动,并为同学们分享不同主题具体可操作的活动例子,比如“时间老人”、“滚雪球”、“你抓我逃”、“幸福抽签”等。


本学期的心理委员系列培训顺利结束啦!
培育学生热爱生活、珍视生命、自尊自信、朝气蓬勃、乐观向上的心理品质和健全而优秀的人格,能够成为未来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把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摆在更加突出位置需要各位的共同努力!
文字:朱丽竹、张梦洁、李畅、常婷婷
图片:朱丽竹、姜雨佳、何润琦
审核:王祥君、涂淑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