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健康中心

 Mental Health Center

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学校首页

动态信息

当前位置: 首页 >> 动态信息 >> 心理百科 >> 正文


心理效应:破窗效应,勿以恶小而为之

时间: 2023年10月23日 20:26    来源:     作者:     编辑:心理健康教育中心     点击:


美国斯坦福大学心理学家菲利普·津巴多于1969年进行了一项实验,他找来两辆一模一样的跑车,把其中的一辆停在加州帕洛阿尔托的中产阶级社区,而另一辆停在相对杂乱的纽约布朗克斯区。

实验者将车牌摘掉,打开顶棚,结果记录设备都还没陈设好,停在纽约布朗克斯的跑车就已经出现第一组“破坏者”想私吞这辆跑车的人。来来往往的不论开车或行走的路人,都停下来在这个拆除大赛中抢走车子上任何值钱的东西。紧接着重头戏来了,一位“破坏者”在有系统地拆卸后,成功扒走这辆置于纽约的跑车。而放在帕洛阿尔托的那一辆,人们路过、开车经过它,看着它,整整一个星期,竟然没有任何人对它“下手”。



以津巴多的这项实验为基础,政治学家威尔逊和犯罪学家凯琳提出了一个“破窗效应”理论,认为环境中的不良现象如果被放任存在,会诱使人们仿效,甚至变本加厉。

如果有人打坏了一幢建筑物的窗户玻璃,而这扇窗户又得不到及时的维修,别人就可能受到某些示范性的纵容去打烂更多的窗户。最终他们甚至会闯入建筑内,如果发现无人居住,也许就在那里定居或者纵火。



如果一件事情被人们心理认同之后,这件本来就不应该做的事情也会变成合理。环境在一定条件下会对人产生影响,中国有句古话 “近朱者赤,近墨者黑。〞虽然是形容人的,但也从一定条件上反映了环境对人的影响,孟母三迁亦是如此。一件事情的好坏在没有明确的定位时,人们会下意识地以为这件事情能够去做,人们的观念是 “法无禁止皆可为。”社会存在的客观条件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人们的行为选择。



勿以善小而不为,勿以恶小而为之。防微杜渐,坚决不做打破窗户的人,而是要做“修复第一扇破碎窗户”的人。对于负面的,产生消极影响的行为,要坚决扼杀在摇篮,而不能听之任之。


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不放任自己随波逐流,有思想有主见有底线。一千个读者有一千个哈姆雷特,每个人对事情都有不同的见解,做一个真正有思想的人。做好人很难,做坏人却很容易,坏习惯会传染很快。在工作、学习与生活中,我们会遇见形形色色的人。他人的影响对自己至关重要,我们要保持良好积极的生活态度,就要严于律己,正确要求自己,严格管理自己。


孟母三迁,只为给孟子创造良好的学习环境。作为青年大学生,我们也需要为自己的学习生活营造良好的环境。如,同学、室友或朋友间相互监督,班委组织学习搭档等。